左恕

是个黑子,欢迎来喷

所谓双标

沏陶:

写给某些从前或者现在或者一直如此疯魔的光毛们。欢迎扪心自问地进行对号入座。


都是是很久以前就想表达的一些观点,借此机会一吐为快。


一谈四处ky的风气。关于这种在你圈格外风靡的做法在此不想再浪费口舌长篇大论地阐述,简而言之,具体可表现为认为作者创作并垄断了其文中用到的所有大众梗,今后甚至之前发表的任何作品都不能够出现与之相似的一丁点设定,否则前者是光明正大进行的抄袭,后者是特地穿越过来进行的抄袭,而相关作者会受到来自“维权”粉丝们四面八方的口诛笔伐,直至他们为莫须有的罪名道歉封笔才肯罢休。


在这类情形里,你们是眼睛里容不下一点沙子的正义斗士,用身体践行着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气概,誓要将所有涉嫌“雷同借鉴”的““二次创作”一网打尽。


二谈对作者明目张胆“融梗”行为的无脑驳斥。首先想说欲就这一点在这里和我大张旗鼓开撕的人可以省省了,虽然这种说法有生之年可能的确得不到所有人的赞同,但在众多明眼人都能一目了然的证据之下,相信作者究竟是否有借鉴各位都应该心知肚明。


在被扒出十五六岁就接触霹雳但受到质疑时立马改口声称只看过cut的前提之下,作者可谓将霹雳变成了传说中的素材库,选取不少或大众或小众的设定进行化用,从而达到了高级融梗的成效,非常巧妙地将自己作品卡在了原创与抄袭之间这一片倍受争议的灰色地带中;而粉丝们更是仗着其本人对是否存在“借鉴”一事死不承认的一面之词,在一夜之间纷纷变身为可以做到一目千集的“霹雳粉”,针对调色盘搜肠刮肚地东拉西扯出一个个漏洞百出的所谓反盘,公然抢夺原本属于霹雳的相关称谓与超话,四处传播一些例如“霹雳这本书的作者已经澄清并未存在融梗”这样令人笑掉大牙的造谣,更有甚者竟能荒唐地叫嚣着“明明是霹雳抄袭的魔道!”……


在此类情形里,你们是力不从心却依旧固执己念的遮羞布,用尽千方百计尝试着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所做一切都为了掩盖你们喜欢的作品本身并不干净的事实。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十分神奇的一个脑回路就此诞生:别人雷同就是抄袭我们家秀秀的成果,我们家秀秀雷同也肯定是因为你们抄袭了她的成果!


判定前者时,你们的标准尚还能勉勉强强与“雷同鉴定”的做法挂钩,然而当说出后者这样的言辞之时,你们的衡量尺杆可以说已经完全由理性偏向了感性,此刻什么道德常识早已被抛弃至九霄云外,秀秀与魔道才是你们心中唯一的标准。


乍一看前后矛盾对不对?那么再来将其简化一下或许我们就能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共同点:一切以墨香铜臭的灵感与其创作的作品为起源。


即使很多设定在魔道发表之前就已经闻名,即使很多大众梗在被后来作者运用时只是英雄所见略同的心血来潮。


那么,究竟是什么蒙蔽了你们的双眼,让你们得以在真理面前理直气壮地宣扬自己的歪门邪道?


本着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观念,在撇去了作者带头带节奏与作品本身莫名其妙的热度之外,不才为各位总结了以下两点原因以供参考。


其一,因为你们无知。至于导致这种涉猎水平的是你们尚且稚嫩的年纪亦或是懒惰造就的辣鸡这里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你们可以无知到对三国历史上著名战争地址夷陵完全陌生,直到邂逅了一本虚构小说里的一位人物的称谓才开始整天将这个地名挂在嘴边却不去追溯它最初的成名之处;我只知道你们可以无知到对“断袖”一类常识名词的来源倍感迷惘,甚至不惜声称是魔道造就了这个词汇来自欺欺人弥补自己的知识空白;我只知道你们可以无知到见到著名古诗词的第一印象不是诗人笔下挥毫创作的三千红尘过往,而是魔道里用这句诗命名的一席之地……你们沾沾自喜地用愚昧充当着挡箭牌,将无数文化常识的归属地移花接木至区区一篇网文之上,每天绞尽脑汁翻来覆去地将这几个名词包装成唯美文艺的模样,尽力伪装出一幅学富五车的书卷气,以此来掩饰自己空空如也的素养与情怀。


其二,因为你们精神世界匮乏。现代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可谓剥夺了不少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阅读经典书籍的时间,漫天飞舞且毫无营养价值可言的量产网文也在不知不觉中拉低着读者们的审美水准。你们美其名曰阅读网络小说是放松身心,这本身并没有错,然而倘若逐渐发展成将生命的意义局限于跪舔符合自己口味的小说与作者之上,那便是名副其实的本末倒置。在大流所趋中我们也许身不由己地被大众浪潮裹挟着前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闲暇之余选择放下手机,或翻开一本纸质书籍品味时光留下的痕迹,或信手涂鸦记录下此刻的心情,或高歌一曲将胸膛中所有的情绪都酣畅淋漓地倾吐,无论哪一种做法都能给予生命一定份量的充实;然而你们没有。你们让自己的肉体黏在床上,仅放任精神在互联网中兴风作浪,你们拒绝接受高质量的消遣方式,将甘愿平庸作为引以为傲的借口。你们看不见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天地间存在的只有那几篇单薄的网文和微博贴吧里形形色色的信息,在如此有限的条件之下你们自然而然将相对而言比较入眼的作品供上神坛,为这部作品的作者带上光环,将她的一切言论都奉为金枝玉叶的圭臬。你们自己为自己捏造了一个虚假的神灵,在朝拜中沐浴着自己幻想得到的光泽,而你们的精神世界实质上早已杂草横生,日益荒芜。


你以为这两者之间毫无关联,然而正是由无知导致的狭隘眼界决定了你涉猎品味的高低,也正是因为你对庸俗产品的喜爱倒逼着你对正典文化的不屑一顾。


这是一个一旦踏入就很难全身而退的死循环。


深陷其中的人,你们可笑,可气,可怜,又可悲。

评论

热度(126)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